出生于美國紐約,原名羅納德·沃肯。父親是位面包師,他少年時代就立志當演員。在母親的影響下,克里斯托弗·沃肯和他的兩個兄弟在50年代已是電視節目的兒童演員。十六歲那年,他首次登上百老匯舞臺,在名導艾利亞·卡善的《JB》中擔任角色。后就讀于奧弗司特勒大學英文系,但未畢業。在參演話劇和電影之前,克里斯托弗·沃肯在音樂劇院接受舞蹈培訓。在電視的黃金時期,克里斯托弗·沃肯最初以群眾演員的身份出現在連續劇和電視娛樂節目中。參與Martin and Lewis在音樂喜劇節目The Colgate Comedy Hour的彩排之后,克里斯托弗·沃肯決定要作一名演員。1953年,他成為電視節目The Wonderful John Acton的解說員。在此期間,他被昵稱為“Ronnie Walken”。 從1963年起,沃肯投身于劇壇,并改成現在的藝名。他先后演出了《冬獅》、《玫瑰紋》等劇,獲得了戲劇評論獎最佳男演員稱號。1971年,沃肯第一次在影片《安德森的錄音帶》里擔任配角,從此走上銀幕。這位演員身材細長,頭發與眉毛均淡黃色,臉上透射一種寧謐的心境。所以,一開始專演文質彬彬的青年,如《下一站是格林威治村》里的詩人。然而,在反戰電影《獵鹿人》(Deer Hunter)里,他一反戲路,改飾一個被戰爭摧殘得喪失理智的精神分裂癥者——尼克。尼克原是一個豪爽的鋼鐵工人,來到越南戰場上以后,被那里的殘酷景象嚇壞了,精神完全崩潰,連美國也不愿回,在西貢的賭場表演“俄羅斯輪盤賭”式自殺。這時沃肯表演的尼克,臉上沒有一點血色,只有麻木不仁的表情。由于出色的表演,沃肯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美國報刊稱沃肯飾演的尼克是“受戰爭創傷的美國青年一代的化身”。之后,這位得獎主還拍了《天堂之門》、《黑狐大行動》、《靈異殺機》等。90年代出演的有《黑道皇帝》、《致命浪漫》、《低俗小說》、《捕鼠記》、《斷頭谷》等風格各異的影片,沃肯扮演的配角個性十足,表演極富魅力,令人過目難忘。進入新世紀以來,他多在好萊塢喜劇大片中擔任角色,發揮幽默本領逗人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