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1921.6.27-1999.8.27),原名史永芬,生于北平(今北京),1940至1950年代中國著名影星、歌星、文藝家;因見電影院投射機發出的一道白光而得藝名“白光”。白光因演出《蕩婦心》(1949年)、《一代妖姬》(1950年)、《玫瑰花開》(1951年)而走紅,被稱為中國“一代妖姬”。白光還以其磁性的女低音風靡歌壇。1950年代初白光退出歌影壇,隱居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因結腸癌在吉隆坡病逝。
?
生平經歷
白光1921年6月27日生于北平,父親為國民黨愛國名將商震部隊的軍需處長。學生時代她曾參加北平沙龍劇團,演出過曹禺的名劇《日出》。和她同臺演出的有張瑞芳(飾陳白露),石揮(飾潘經理)等,她在劇中扮演小東西。1937年白光到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攻讀藝術系,后在《東亞平和之道》中擔任女主角。
從影以后,改用藝名白光。為何要叫白光?她解釋說:“因為我演過話劇之后要拍電影嘛!電影是什么?不是一道白光射在銀幕上嘛!好吧,我就叫白光吧。”
白光先后拍攝過二十多部影片,成名作是《桃李爭春》,和陳云裳演對手戲。白光在劇中演反派,一鳴驚人。香港永華公司后來重拍此片,改名為《春雷》。
白光自己比較滿意的影片是《十三號兇宅》。這部影片由中電三廠在北平拍攝,男主角是謝添。白光在片中兼飾四角,過足了戲癮。 使白光引以為榮的另一部影片《蕩婦心》,是根據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小說《復活》改編的。這是第一部在香港西片院線上映的華人影片,連香港總督也前往捧場。
白光擅演風騷妖媚的壞女人,號稱“一代妖姬”、“傳奇女子”。
白光亦影亦歌,年青時曾和李香蘭同拜一師(日本聲樂家三浦環)研習聲樂。白光唱歌別具魅力,博得不少歌迷的喜愛,影響力頗深,成為1940年代上海歌壇的七大歌星之一(其他六位是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李香蘭、吳鶯音),一說為五大歌后(周璇,白光,李香蘭,吳鶯音,張露 )之一。白光每片必歌。在影片《桃李爭春》、《十三號兇宅》、《懸崖勒馬》、《626間諜網》中她都亮出了自己的歌喉。
1948年,白光和龔秋霞聯袂主演了一部歌唱片《柳浪聞鶯》,白光在該片中一共演唱了七支歌。龔秋霞是女高音,白光是女中音,二人相得益彰。
1953年,白光赴日本經商,在東京銀座區開設一間夜總會,門庭若市,生意興隆。后來又回到香港,淡出影壇。自退出演藝圈后,傳說紛壇。有的說她瘋了,有的說她窮困潦倒,有的說她早已香消玉隕……白光失蹤14年后終于揭秘:原來定居吉隆坡。 有人問白光:為何要選擇吉隆坡定居?白光回答說:“我喜歡馬來西亞,它是我前往演出多次留下深刻印象的國家,也習慣了‘四季皆夏,一雨成秋’的氣候;而且吉隆坡是個欣欣向榮的大都會。我雖然居住在郊外,到市區逛街也非常方便,不像香港,緊張而繁忙的生活令人感到又膩又怕!”
1994年白光赴臺參加“世界電影資料館珍藏影片特展”,展映的影片中包括白光主演的四部影片:《一代妖姬》、《血染海棠紅》、《雨夜歌聲》和《玫瑰花開》。1994年8月6日,上海東方電視臺在熒屏上報道著名影星白光赴臺灣參加影展活動的消息。這是白光和大陸影迷闊別45年后的首次曝光。
1995年香港電臺舉辦的頒獎現場,白光再次在香港露面,香港樂壇大姐大徐小鳳為其獻花。
白光在臺灣,會晤了闊別多年的老朋友李麗華、姚莉等,感到十分高興。白光是個念舊的人,近年來相繼聽到嚴華、白虹、黎錦光、嚴折西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深感人生有如朝霞,生命何其短促。
1995年,白光應邀出席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同著名歌手徐小鳳(人稱“小白光”)為張學友頒獎,豐采不減當年,令人贊嘆。
1999年8月27日,白光在移居馬來西亞多年后在吉隆坡自宅因結腸癌逝世,享年78歲。白光走了,帶著她那帶有磁性有時有點野性的獨特歌聲遠去了,一年后,在吉隆坡郊外她的墓地上,人們拾級而上,可以看到一排黑白相間的琴鍵,上面鐫刻著《如果沒有你》的五線譜的一段歌。她低沉、拖沓、磁性、挑逗、慵懶、有磁性有力無氣、略帶匪氣、肉欲與情欲并存并都融入一個腔調里但又涇渭分明的歌遠去了。
?
?
代表作
電影:《東洋平和の道》(日片)、《蕩婦心》、《一代妖姬》、《玫瑰花開》、《雨夜歌聲》、《鮮牡丹》、《血染海棠紅》、《戀の蘭燈(日片)》等。
歌曲:《懷念》、《秋夜》、《春》、《今夕何夕》、《如果沒有你》、《假正經》、《嘆十聲》、《東山一把青》、《葡萄美酒》、《魂縈舊夢》、《等著你回來》、《戀之火》、《小花》、《向王小二拜年》、《期待》、《寒夜的街燈》、《桃李爭春》、《四季想郎》、《莫負今宵》、《少年嶺》、《等待著》、《我是浮萍一片》、《相見不恨晚》、《何處是兒家》、《狂戀》、《我是女菩薩》、《墻》、《天邊一朵云》、《金剛鉆》、《醉在你的懷中》、《興亞三人娘》(日語,※奧山彩子?李香蘭合唱)、《戀の蘭燈》(日語)、《チャイナタウンの燈》(日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