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師曾(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2日)字伯魯,號景參,祖籍廣東順德。廣東順德縣龍譚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曾拜著名小武靚元亨為師,后一直在香港、澳門、廣州、東南亞一帶演戲及拍電影。1955年底回廣州參加廣東粵劇團。擅演丑生、小生、小武、花臉、須生等行當,獨創的“乞兒喉”,半唱半白,頓挫分明,有時還揉入方言俗語,活潑滑稽,成為膾炙人口的馬腔。他于晚年改唱老生,技藝愈精,演來蒼涼剛勁,頗見功力。早年即立志改革粵劇,注意吸收電影和話劇的優點,演過不少時裝戲,豐富了粵劇的舞臺藝術。
?
從1956年至1962年,他演出的劇目除《搜書院》、《關漢卿》外還有《昭君怨》(馬師曾編劇并飾漢元帝劉?amp;#93;);《桂枝寫狀》(傳統劇目,馬師曾整理并飾趙寵);《苦鳳鶯憐》(馬師曾從1925年起一直上演的劇目,經他再作整理并飾義丐余俠魂);《斗氣姑爺》、《刁蠻公主戇附馬》(都是馬師曾在30年代編寫并一直上演的劇目,經他再作整理并在前者飾紈绔子弟蕭懷雅,在后者飾駙馬孟飛雄);《屈原》(馬師曾據郭沫若同名話劇改編并飾屈原);《拾玉鐲》(據京劇改編,馬師曾飾劉大娘,由香港鴻圖影業公司拍成電影改名《佳偶天成》);《三娘教子》(傳統劇目,馬師曾整理并飾老家人薛保,由珠江電影制片廠拍成電影);《趙子龍催歸》、《鳳儀亭》(傳統劇目,馬師曾整理并在前者飾趙子龍,在后者飾呂布);《喬老爺上轎》(馬師曾據川劇改編并飾喬溪);《蔡文姬》(據郭沫若同名話劇改編,馬師曾飾曹操)。特別值得提及的,在現代劇《劉胡蘭》中,本來沒有適合他演的重要角色,他為支持現代劇的演出,積極爭取演配角,飾演一個還鄉團的惡霸地主石庭槐。
在以上劇目中,馬師曾飾演的角色,包括了粵劇的男丑、女丑、公腳、未腳、正生、小生、小武等各種行當,戲路寬廣,技藝精湛,為后輩做出典范。特別是由他編寫或加工,經他多年演出錘煉的戲,都具有生活氣息濃郁,人情世態刻畫入微,人物性格夸張而又真實,語言奇趣橫生的“馬派”藝術的鮮明特色,他的表演藝術在國內國外部享有很高的聲音。1960年,文化部委托中國戲曲學院舉辦以梅蘭芳為班主任(兼教師)的“戲曲表演藝術研究班”,聘請馬師曾為教師。任該班教師的還有荀慧生、俞振飛、蕭長華、劉成基、徐凌云、徐蘭沅,都是中國戲曲界中德高望重,藝術卓有成就的老前輩。
馬師曾后期更善于演老生角色,他在《屈原》一劇中演屈原,《搜書院》中扮謝寶,《關漢卿》里飾關漢卿,對每個角色演出非常傳神,十分成功地創造了各個不同個性的人物性格。
1964年4月21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