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弗萊·鮑嘉,美國電影演員,1899年12月25日生于紐約市,父親是曼哈頓著名的外科醫(yī)生和圖書插畫家。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他在海軍服役,復(fù)員后到劇場做勤雜工。1920年開始登臺表演,1922年在百老匯首次演出,三十年代演出的角色主要是青少年。亨弗萊·鮑嘉在1930年為好萊塢拍了他的第一部長故事片《惡魔與女性》,其后又為福克斯、環(huán)球、哥倫比亞等影片公司拍了幾部影片,不甚得志,遂返回舞臺。1936年重返影壇,在《名士殉情記》一片中嶄露頭角,從1936年至1940年,又在二十八部影片中有過演出,大部分是扮演匪盜、流氓的角色,被譽為繼詹姆斯·賈克奈和愛德華·G·羅賓遜之后第三位出色的銀幕強盜,而他拍攝的這些影片也主要都是為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所拍攝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他最成功的影片是《寶石嶺》(1948)、《非洲皇后》(1951)、《叛艦凱恩號》(1954)等影片。《非洲皇后》一片使他獲得了1951年第二十四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并因《叛艦凱恩號》獲得1954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提名。亨弗萊·鮑嘉扮演的孤獨、低沉、相信自己、憤世嫉俗的銀幕形象,代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的迷惘的一代。但在他死后,他的銀幕形象卻又被六十年代的青年當(dāng)成偶像,以影片回顧展等形式大加崇拜,一時形成“鮑嘉熱”。美國電影評論界有人認為,他是以有說服力的反英雄形象記載于電影史冊的。亨弗萊·鮑嘉一生共演出過八十多部影片,從1943年主演《卡薩布蘭卡》后,他多年來一直是好萊塢十大賣座明星之一。1956年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影片《拳擊場黑幕》后,因食道癌去世。喬·海厄姆為他寫過傳記《鮑嘉》,1980年以這本書為片名,拍攝了亨弗萊·鮑嘉的傳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