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緯自幼喜愛體育,長大后又偏愛京劇,在上學途中經常路過天橋,目睹了當時藝人的苦難生活,在他幼小的心靈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937年七·七事變后,他離開北平赴四川求學,途中結識電影導演孫瑜,并邀他去重慶從事電影工作,于是他進入中央電影攝影場任演員,此舉,改變了他的命運。 他參演的第一部影片是沈西苓導演的《中華兒女》。1940年同白楊,金焰,王人美,魏鶴齡等拍攝了孫瑜編導的影片《長空萬里》。
1940年,任中華劇藝社演員,演出《孔雀膽》、《棠棣之花》、《離離草》等劇,這段時期的舞臺實踐,使他的表演得到前所未有的長進,積累了寶貴的創作經驗。抗日戰爭勝利后,在上海任觀眾演出公司演員,除演出話劇外,并在上海實驗電影工場、文華影業公司拍攝的影片《浮生六記》、《小城之春》中扮演主要角色。 1952年入上海聯合電影制片廠。
1953年轉任上海電影制片廠演員。先后在《我這一輩子》、《51號兵站》、《飛刀華》、《舞臺姐妹》、《沒有航標的河流》、《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車輪四重奏》等二十余部影片中飾演主角或重要角色。因參加拍攝影片《我這一輩子》,于1957年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二等獎。1989年第一屆中國電影表演學會授予榮譽獎。 1987年年逾古稀的他,在《菊豆》一片中飾演了一個性無能而又有虐待狂的染坊老板楊金山,沒有語言和形體動作,全憑眼神和內在感受將人物的惡毒,變態的心理,表現得讓人不寒而栗,他精湛的演技,豐厚的藝術底蘊,不僅演活了劇中人物,也道出了老一輩電影藝術家那份勤奮,而又敬業的精神。 1997年年逾8旬的李緯,作為影片《小城之春》一片的男主角“遠方來客”的扮演者,不遠千里,坐著輪椅,從上海來京參加中國電影資料館召開的《費穆電影研討會》。 2005年8月21日上午,因為感覺身體有些不適,李緯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醫院就醫。9點前后家人還曾打電話回家表示,李緯當時的情況比較穩定,但到10點老人家就去世了,整個過程相當突然。李緯在去世之后,喪事一切從簡,在簡單的追思儀式之后就進行了遺體火化。李緯去世之后留給家人最大的財富就是他從影期間拍攝的珍貴劇照。 2005年8月21日上午10時許,這位電影老人因病辭世,享年86歲。